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堂吉诃德”
  • [摘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堂吉诃德》这部文学经典中汲取了大量思想资源,用以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代表人物施蒂纳及其著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思辨哲学的批判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建构同“堂吉诃德—桑丘”的辩证意向之间保持着隐喻与互文的关系,文学性的批判与哲学批判及政治经济学批判共同构筑了动态、完整的批判线索。这些文学性的处理同批判的主旨完美契合,并且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要义相呼应,反映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堂吉诃德》这部文学经典所蕴含的时代精神的敏锐洞察和精准捕捉。
  • 王筱
  • 全文[ PDF 1733805.0 MB ] 2023.1(12):15-22  共有 640 人次浏览
  • 当代西方“形式意识形态”美学研究的阐释路径与价值
  • [摘要]“形式意识形态”研究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中的重要内容,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审美理论之间复杂交融的理论联系。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形式意识形态”研究形成了三种理论路径,分别是詹姆逊的“辩证批评”路径、马尔库塞的“否定性美学”路径、特里· 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批评”路径。“形式意识形态”研究强化了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特性及其范式特征,激活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化批判理论的阐释能力与理论活力,代表了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面对现实文化经验问题的理论沉思和价值转换。
  • 段吉方
  • 全文[ PDF 1659884.0 MB ] 2022.1(11):15-22  共有 836 人次浏览
  • 文化自信与中国现代学术百年
  • [摘要]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被强行拉入近代世界格局。在救亡图存与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国开始了艰难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器物革命、政治革命后,建立了共和制度。共和制度因为缺乏全民族的思想变动而风雨飘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催生了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实践中,走出了一条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方向引领了中国现代学术的进步,也给予中国现代学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气度与力量。
  • 关爱和
  • 全文[ PDF 1567339.0 MB ] 2021.3(10):15-25  共有 828 人次浏览
  • 在民族演剧体系的探索中创建话剧演剧的“中国学派” ——20世纪3...
  • [摘要]20世纪30至60年代,中国话剧在民族演剧体系的探索中,形成了以现实主义为主导、以借鉴斯坦尼体系和继承传统演剧遗产为两翼的发展框架,并酝酿、催生出“北京人艺”这一话剧演剧的“中国学派”,从而为中国话剧演剧学派的多元建构奠定了重要基础。通过梳理与探讨该阶段借鉴斯坦尼体系、“建立现实主义的演剧体系”、继承传统演剧遗产等相关问题的宝贵经验,阐明此三者在民族演剧体系、中国话剧演剧学派探索中的具体表现和作用,可以得出结论:建立民族演剧体系与创建中国话剧演剧学派均为中国话剧演剧发展的题中之义和必然结果;该阶段的探索成果也昭示了,向传统戏曲为代表的民族艺术文化汲取营养是中国话剧演剧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 张华
  • 全文[ PDF 1736943.0 MB ] 2023.4(12):16-25  共有 316 人次浏览
  • 在含忍与自由之间——论杨绛的文化人格
  • [摘要]在杨绛的人生实践和审美建构中,主要呈现出一种东方文人的文化品格,其中,“隐身衣”典型地反映了作家的人生观和美学观。从具体的历史语境出发,考察杨绛的学院生活和历史生活经验,可以发现,杨绛文化人格的形成,离不开早期在京派文学群体影响下形成的创作个性,以及沦陷区生活中形成的生存哲学。在这二者的基础上,杨绛发展出了在道德上具备自我超越精神,在身份认知上吸收古典喜剧性质的民间智慧,在处世态度上保存天真趣味的审美人生境界。这是杨绛在“文学”与“人生”两大主题之间开辟出的别样风景。
  • 陈浩文
  • 全文[ PDF 1768.0 MB ] 2020.4(9):16-24  共有 1052 人次浏览
  • 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窄化”现象
  • [摘要]近年来,当代文学史料研究普遍存在“窄化”现象,其焦点和核心聚集在三个方面,即:当代文学史料搜集整理以资料替代史料;研究选题偏重理论且雷同重复严重;研究方法上认为文学史料研究是纯粹的考据式,不包括甚至排斥文学批评。面对这三个方面的“窄化”现象,我们应该把握好“窄化”的度,既要认真对待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窄化”,也要警惕其“泛化”。
  • 付祥喜
  • 全文[ PDF 1748.0 MB ] 2020.6(9):16-25  共有 1362 人次浏览
  • “人民性”文艺思想生成的逻辑基础与理论建构
  • [摘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经过80 年的阐释和传播,已经从一种战时文艺理论发展为贯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整个过程的“人民性”文艺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的确立不只是其自身发展的结果,更是与其生生不息的跨时代阐释、传播、发展及其体制化过程紧密相关。《讲话》文艺思想既来自马列主义的理论资源, 也来自中国革命和变革的社会实践,二者共同构成了这一思想体系生成发展和实践传播的逻辑基础。《讲话》是一种历史事实和现实精神的互动存在,我们需要对其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做进一步的确认和理解。这种确认和理解不能只限于对其文献本身的评价, 而是应将其置于中国现代社会和思想文化发展的过程之中,从历史逻辑、政治逻辑、伦理逻辑的层面进行历时性和现实性的客观评价。
  • 张福贵
  • 全文[ PDF 1606038.0 MB ] 2022.3(11):16-24  共有 567 人次浏览
  •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现实品格
  • [摘要]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具有鲜明的现实品格。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面临“被边缘化”“不及物”“休眠化”“失语化”“理论化”“娱乐化”等种种遭际,某种程度上是其现实品格的自我遗忘而至“自我放逐”的表征。在文学实践面前故步自封于与现实化相对立的狭隘“学术化”,既割裂了文学批评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统一性,也使文学批评退缩为疏离于文学现实的“文学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传统批判种种“非现实化”,“文学的马克思主义”为其当代形式。回到马克思关于“向现实本身去寻求思想”的深刻思考,立足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的新时代语境,重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现实品格,恰当其时。
  • 孙士聪
  • 全文[ PDF 1995.0 MB ] 2018.3(7):17-22  共有 1764 人次浏览
  • 从“年谱”到“编年系地谱”——重建作家年谱的理念与范式
  • [摘要]历来的作家年谱,重编年而轻系地,编年意识自觉强烈,系地意识相对淡薄。我们在总结前贤撰述年谱的经验教训时,希望改变年谱原有的传统观念,重建年谱的新范式,期待今后的作家年谱,能“编年”与“系地”并重,不仅编次谱主的“出处之岁月”和“作文之岁月”,还要“考之舆图,以求其踪迹”,博之方志,以明其地理环境。出生地、任职地、经行地、寓居地、创作地、终老地,是系地的六大构成要素。为求名实相副,我们将“年谱”之名,改为“编年系地谱”,以突显编年系地并重的新观念和新范式。
  • 王兆鹏
  • 全文[ PDF 1664374.0 MB ] 2021.2(10):17-24  共有 800 人次浏览
  • 论《豳风·鸱鸮》的阐释与主旨流变
  • [摘要]内容提要古今社会对《豳风·鸱鸮》的认识,存在着一个持久而复杂的过程,“鸱鸮为恶鸟”的观念并非自古而然的认知。毛传、郑笺认为鸱鸮为小鸟且喻指周公,对此唐人加以承继;至五代、北宋时期,时人逐渐坚信“鸱鸮为恶鸟”,迭至两宋之际,“鸱鸮为恶鸟且喻指商人武庚”的观点正式形成。其后,有关《鸱鸮》的阐释得以定型,许多学者以宋人观点为基础力证“鸱鸮为恶鸟”。通观古今,有关《鸱鸮》的阐释可分为四个阶段:先秦至西汉“三家诗”,认为鸱鸮为小鸟且与周公无关;毛传、郑笺至唐代,认为鸱鸮为小鸟且喻指周公;五代至两宋之际,鸱鸮为恶鸟且喻指商人武庚;南宋及其以后,许多学者在坚守“鸱鸮为恶鸟且喻指武庚”的观点上,尽力弥合毛传与两宋学者的缝隙,这一阐释倾向一直延续至当今学界。
  • 刘全志
  • 全文[ PDF 1608306.0 MB ] 2021.4(10):18-26  共有 798 人次浏览
  • 马克思的戏仿论探蠡
  • [摘要]戏仿作为文艺—文化领域的惯性话语业已成为学术界的论述中心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马克思有关历史的戏仿论未予重视。马克思不仅以戏仿论来嘲讽1848—1851年的新法国革命为历史贬值的革命,扬弃了黑格尔建基于理性拱心石之上的“历史的反复”的说法,而且还从新、旧法国革命历史记忆的意图指涉、资产阶级社会的代议制以及现代传播媒介等诸多方面,深度反思戏仿所表征的唯美—颓废审美风格的文化成,以此确证历史唯物主义观念的合理性,并且藉此跨界性的戏仿论为历史理性主义赋魅。由此,相异于巴赫金、后现代论者的戏仿论,马克思的戏仿论具有了“批判新法国革命的视角,为人类历史目的”的重要意义。
  • 妥建清
  • 全文[ PDF 2013.0 MB ] 2019.1(8):20-28  共有 1339 人次浏览
  • 无意识的圈套与解套:齐泽克的幻象理论
  • [摘要]齐泽克认为幻象是实现意识形态质询的关键,它屏蔽社会的不一致和基本对抗,制造欲望和享乐的原型场景。它的存在令普通人和变态狂保持暧昧亲缘,甚至在极端的政治条件下让人们直接化身变态狂。一般情况下,幻象具有无意识的潜隐性,是意识形态的自我反讽和内在逾越,是符号阉割的附属品。但变态狂和极权主义者逆转了这种附属状态,公开展演大他者欲望和快感的法则。只有暴露幻象的矛盾点,揭穿并认同于大他者的内在空白和不一致,才能洞穿幻象,反抗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统治。
  • 陈 剑
  • 全文[ PDF 1767.0 MB ] 2019.3(8):21-28  共有 1367 人次浏览
  • 感性批判:探问历史化契机下的美学史研究
  • [摘要]美学史不是按照时间次序或者逻辑线索所做的材料排列。首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活决定意识”的判断使意识在摆脱纯思的幻觉的同时获得了感性的基础,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一起成为包括美学在内的一切科学的出发点,美学史的对象因而成为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的历史。其次,历史研究是从现在出发的,现在是了解过去的参照系。但这个参照系不是既定的,它本身先要接受批判,否则对过去的理解就会流于片面。在这个意义上,美学史的起点是当代社会的自我批判,它意味着,对当代社会的人的感觉中所呈现的一切进行批判性的考察。第三,先于认识和行动的情绪产生了了解过去的欲望,与此同时现在在情绪中呈现为一个记起过去的现在。情绪成为了一种使现在和感觉历史化的力量。但美学史毕竟是一门以知识为其形式的科学,因此研究美学史的目的就是,在承认情绪的源始地位的同时,凭借知识与意志成为情绪的主人。第四,当代美学的任务正在于,靠一种相反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它意味着,我们必须对当代社会的情绪呈现进行勘测,并在相反情绪上考察成为情绪的主人的可能。当代社会的情绪呈现被勘测为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而特定的否定为我们给出了由以通向这两种情绪的相反情绪的道路。
  • 孙 斌
  • 全文[ PDF 1788.0 MB ] 2020.1(9):21-26  共有 1202 人次浏览
  • 作家培养的“文艺春天”——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稀见史料(198...
  • [摘要]1980年春天,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复办,这是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在文学领域的重要成果。青年作家培养机制的重建与创新,为文学发展注入活力,推动了文学的繁荣。文学讲习所恢复以后的培养模式接续了50年代的基本思路,但更加尊重文学人才的成长规律,使得学员的综合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都得到明显的提升。在1980年至1982年的88份油印讲义中,授课的中国作协领导、作家和评论家敏锐回应现实挑战与时代关切,向学员们传达时代对文学提出的新要求: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现文学的繁荣;挖掘人性,塑造立体的人;文学创作要处理好与时代、现实、生活的关系;文学创作要有个性,文学发展离不开创新。
  • 黄发有
  • 全文[ PDF 1486577.0 MB ] 2021.5(10):21-31  共有 739 人次浏览
  • 西方马克思注意文学批评中的意识形态批判探析
  • [摘要]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意识形态批评是一种以“文学是意识形态”的认识为逻辑起点,以“形式的意识形态”为核心问题,旨在探讨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的文学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大体分属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种路径,意识形态批评也相应呈现两种取向。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未能坚持将理论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未能持守严格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但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开启思路和提供镜鉴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 王庆卫
  • 全文[ PDF 1121.0 MB ] 2018.5(7):21-28  共有 1456 人次浏览
  • 行为构建、人的构形及其存在形式——在巴赫金的诗学与哲学之间
  • [摘要]巴赫金的伦理哲学,以责任为中心,从现实的人的生活出发,把人的行为作为人的基本活动与相互之间的关系而形成所谓“行为即事件”,它探讨人的行为构建,行为的现实性、选择、责任、价值、应分、参与、信仰、行为动机与行为产品。从这些行为的构成因素中,引出、确立于行为交往中的“我与他人”“我与你”的构建,人的存在的最高构形原则。在“我与你”的关系中,我负有责任,甚至牺牲也在所不惜,以达到行为责任的统一的追求。这种伦理哲学和以它为基础的哲学人类学,其积极方面,有助于我们对于伦理哲学的认识;对于只讲物质追求、感情思想可以任意买卖的当代生活来说,能够从精神方面提升我们行为的品格;在弥补生活与文化之间的失衡方面,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巴赫金在后来的美学、作家研究、超语言学等多种著作与笔记中,提出了意识的内在的社会性特征,它必然要形之于外,通过对话与人的存在的形态、本质的阐发,进一步把“我与他人”“我与你”的关系具体化。人如何存在?他的存在的方式又是如何?这些问题,从诗学方面来说,在文学研究中建立了独创性的对话诗学、文化历史诗学,深刻影响了当今的文学理论与文学史论。同时,这些问题在20世纪又受到不少哲学家的不断追问,巴赫金对此做出了独特的回答,建立了一种具有高度人文精神的、广泛意义上的对话哲学,提出人类生活按其本性是对话性的,要求对人和人类的命运持有对话立场。这种对话哲学思想,流行于当今人文科学界与社会生活。
  • 钱中文
  • 全文[ PDF 1793.0 MB ] 2021.1(10):22-38  共有 959 人次浏览
  • 剧场场景反媒介景观—— 以南希和朗西埃的剧场理论为核心的考察
  • [摘要]无所不在的媒介霸权塑造了景观社会的当代形态——媒介景观社会。居伊·德波所代表的“ 情境主义国际” 总体化的景观批判思路面临失效的危机,亟待修正。面对新的现实,朗西埃、南希等批判理论家通过重新审视剧场与景观概念的多层含义,提出了意在重建人际交往空间的场景范畴。南希的“共- 显场景”与朗西埃的“平等主义场景”,从不同侧面指向媒介景观内在的辩证关系,即场景与景观的辩证法,它预示了一种“位居其内”的反抗策略,为触动当代媒介社会的现实结构和权力关系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案。
  • 王 曦
  • 全文[ PDF 1856.0 MB ] 2019.6(8):22-32  共有 1124 人次浏览
  • 阿多诺美学的自然记忆与“感性共同体”的生成
  • [摘要]通过记忆诗学的视野,阿多诺在自然历史的辩证结构中发掘自然的价值,激活存在于前启蒙时代的情感和爱欲,这是一种“自然记忆”的理念。阿多诺通过摹仿自然美的方式将自然记忆引入艺术作品,试图通过艺术对魔幻痕迹的救赎重新呈现被异化理性遮蔽的感性经验,以艺术语言言说的途径表达自然记忆所包含的潜在内容,从而为想象替代性的社会结构创造契机。阿多诺对自然记忆的救赎和审美乌托邦的构建以艺术语言为载体,在艺术语言对日常语言的更新时刻,审美乌托邦以感性共同体的形式在当下生成。透过阿多诺美学隐含的生成性视角,可以将审美乌托邦接续于现实生活,有助于当代批判理论重估阿多诺的价值。
  • 丁文俊
  • 全文[ PDF 1898.0 MB ] 2020.5(9):22-30  共有 807 人次浏览
  • 中国美学当代重构的跨文化路径
  • [摘要]法国汉学家朱利安注意到中国平淡的审美经验是西方美学的未思之域, 对其内涵做了精湛阐释,但囿于自身的间距观念,未能开启平淡美学的跨文化潜力。德 国汉学家何乏笔通过徐复观与阿多诺的跨文化对话,凸显了平淡美学的内在超越性维度, 启发人们进一步思考平淡美学的批判意义。超越性是人对超越精神本身的渴望,指向一 种自我精神的完善、心灵的安顿;平淡美学有助于现代主体的重建,有独特的当代价值。
  • 刘毅青
  • 全文[ PDF 1682.0 MB ] 2019.2(8):22-30  共有 1156 人次浏览
 1  2  3  4  5  6  7  8  9  10 »